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上海力爭成為中國入境遊首選地背後:國際郵輪帶火歐美“回頭客”

隨著郵輪的平穩靠岸,2025年1月8日早上9點,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迎來新年首艘入境郵輪。數百名來自歐美的旅客抵達上海,開啟他們在上海的兩天一晚探索之旅。

這艘名為“銀色晨曦號”的豪華郵輪從新加坡出發,途經菲律賓、中國香港等地後抵達上海。為了迎接這批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瑞士等國的遠程入境遊客,上海相關旅遊機構準備了豐富的旅遊產品供他們選擇。

除了、上海博物館等傳統景點外,遊朱家角古鎮、看上海曆史建築、體驗中國美食製作等項目也被列入遊客的上海之行菜單。

近十年間,上海郵輪產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郵輪也成為支撐入境遊的一種重要交通方式。

上海國際郵輪港在2014年一躍成為亞洲第一郵輪母港,2016年成為全球第四郵輪母港。截至2019年底,累計接待郵輪3000餘艘次,遊客約1530萬人,郵輪經濟總體規模達260億元。

在郵輪行業工作十餘年的海岸線國際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明對界麵新聞表示,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休整後,上海郵輪產業於近年來迎來複蘇。特別是2024年以來,隨著國際郵輪正式回歸中國市場,上海郵輪市場熱鬧非凡。

界麵新聞從上海市文旅局獲悉,2024年上海港接待國際郵輪靠泊247艘次,接待郵輪旅客137.59萬人次。其中,母港郵輪231艘次、接待旅客134.05萬人次,訪問港郵輪16艘次、接待旅客3.54萬人次。

同時,2024中國及亞洲郵輪經濟景氣指數顯示,2024年,中國和亞洲郵輪經濟景氣指數分別為102.13和102.16,在2023年的基礎上穩固提升,這也標誌著我國郵輪經濟從蓄勢發力期進入韌性恢複的攀升回穩期。

“郵輪入境遊是上海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上海帶來了大量的外國遊客,推動了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唐明認為,這些遊客在上海的消費不僅直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如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

與此同時,郵輪入境遊作為國際旅遊的一種重要形式,有助於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價值。通過郵輪入境遊,上海可以展示其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遊資源,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位美國遊客,曾乘坐郵輪在上海短暫停留數日。郵輪停泊期間,上海深厚的曆史底蘊與現代化的都市風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於此次短暫卻深刻的體驗,他決定定製為期兩個月的中國深度遊行程,以更全麵地探索中國的文化與風光。“可以看到,盡管郵輪停泊的時間不長,但這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國際遊客和投資者前來旅遊觀光和投資興業,進一步推動上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據了解,2025年全年,預計掛靠北外灘國客中心郵輪碼頭的郵輪為18艘次,其中海岸線旅行社參與接待的有14艘次。唐明介紹說,“去年全年公司共接待了約1.4萬名入境郵輪旅客,今年預期接待人次將相比去年有20%-30%的增長,2025年上海郵輪旅遊將迎來新高峰。”

為了進一步延續文旅市場消費熱度,近日,上海推出新舉措,力爭成為中國入境旅遊首選地。

根據《全麵推動上海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上海要做強旅遊大市場,加快推動旅遊品質提升,全力打造中國入境旅遊第一站,讓旅遊成為引領消費的新引擎、新潮流。

另外,上海要做優旅遊大品牌,加強整體謀劃,進一步挖掘上海的綜合優勢,努力讓旅遊業成為吸引海內外遊客來上海、愛上海的一大理由。

1月8日,上海北外灘旅遊度假區谘詢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未來這裏將成為上海郵輪入境遊客的一大集散點。據虹口區文化和旅遊事業中心副主任夏祺清介紹說,這裏將為入境遊客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務,包括貨幣兌換、Shanghai Pass銷售、移動網絡租賃、郵政郵遞服務等。同時,還將根據外國遊客的偏好提供中國非遺產品的展示。

“全球郵輪旅遊市場持續增長,特別是一些歐美國家,郵輪旅遊已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重要方式。”唐明說,國際郵輪旅遊市場已具備較高的成熟度,包括郵輪航線豐富度、旅遊產品多樣性、市場服務體係完善等方麵。相比之下,雖然上海郵輪入境遊市場也在增長,但市場規模和增長率仍低於一些國際知名郵輪港口,上海郵輪入境遊市場在這些方麵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他說,國際郵輪航線通常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過去海外郵輪幾乎都會選擇在上海等港口停靠,上海郵輪入境遊航線雖已逐步拓展,但如今停靠的數量還未完全恢複,不少郵輪繞開中國直接來到日韓。與一些國際郵輪港口相比,上海市場還有待進一步修複,航線豐富度仍有待提高。”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唐明透露,2025年,公司將機會和上海市文旅局共同走出國門,通過廣告宣傳、促銷活動等方式在海外吸引境外遊客,不斷加強上海在郵輪入境遊方麵的市場推廣,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上海。

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上海作為中國郵輪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承載地,郵輪產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同時,上海還在郵輪製造與設計、航線與產品、港口與服務以及政策支持與規劃等方麵實現了全麵提升。

去年,國產豪華大郵輪——“愛達ⷩ픩ƒ𝨙Ÿ”的正式投入運營極大地提振了郵輪旅遊市場的人氣,特別是2024年上半年的郵輪旅遊市場。

“‘愛達ⷩ픩ƒ𝨙Ÿ’幾乎所有線路都非常搶手,不少消費者完全是出於對首艘國產大郵輪的向往而開啟了自己的首次郵輪之旅。”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對記者分析,“愛達ⷩ픩ƒ𝨙Ÿ”是中國郵輪旅遊產業發展的分水嶺,標誌著中國在全球郵輪旅遊產業鏈的地位前進了一大步。

“作為國內唯一以上海為母港全年運營的郵輪,國產郵輪還直接拉動了上海乃至周邊城市的消費經濟。”程超功說,這不僅有效帶動了上海外來消費和口岸出入境免稅店消費,更提升了上海在郵輪市場上的國際知名度,目前不隻是愛達郵輪等國內郵輪企業,MSC地中海郵輪、皇家加勒比等多家國際郵輪企業均在上海布局航線。

程超功說,現階段,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中國郵輪旅遊市場正發生顛覆性改變。首先是消費端“郵輪+”越來越成熟,郵輪旅遊與其他旅遊方式、文化消費等深度融合,釋放出了更大的消費潛能。其次,隨著國內各項郵輪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地,郵輪旅遊產業正在從局部發展向“多點開花”升級,除了上海、天津、廣州外,廈門、青島等重點港口城市的郵輪旅遊也進入發展快車道。

春秋旅遊入境部門的員工近期很忙。他們忙著尋找上海以及長三角比較獨特的入境旅遊資源,把這些資源融入到新產品設計中,再把這些新產品緊鑼密鼓地推介給境外的旅行商與遊客……

對於入境郵輪帶來的機遇,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表示,公司也在結合滬上最新的文旅資源,對入境遊產品進行優化升級。針對一日遊或半日遊,除了經典的滬上景點、文博場館打卡外,滿足大部分遊客的普遍需求,還會推薦南京東路、靜安寺商圈等,針對喜歡電子產品的遊客推薦百腦匯等。

她認為,不同地區遊客對於體驗上海的需求不同,因此更多特色的博物館、藝術和複古市場、生活化資源場所以及能體現上海和中國高速發展的資源也將迎來更多的境外遊客。同時,過境免簽的新政策,也進一步推高了包括中、日、韓以及東南亞等國和地區的亞洲旅遊跨國/地區連線產品在歐洲、南美等地區的歡迎程度。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